經營指南,第二版,之九,社會企業新思維

為什麼要成立企業,過去的企業和今日的企業有何不同,這和經營一家公司的管理思維有什麼關係?

企業的發展

古老的家族企業:現存已知最古老的企業是成立在西元 578 年的日本金剛組,以建築為主。其他古老企業包含歐洲企業和日本企業,經營項目還包含旅館、酒莊、餐廳、鑄鐘、木工、茶行等等,中國較古老的企業則是經營餐廳、酒、藥。古老企業以家族企業為主,主要是匯集技術、人力與資源,以完成商品、服務或交易。企業的目的是維持生計、維持家業(也就是維持家族的後代生計),以及做好該做的商品或服務。擁有者通常就是經營者,員工可能是家族成員,也可能是家裡的幫傭或是僱員,經營者通常自己擁有技術,以確保事業經營順利。

大航海時代的企業:進入15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歐洲為了因應海外開拓的高額資本,越來越多的貿易公司成立,或是成立像1600年的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國家特許經營企業;企業的目的不再只是匯集技術、人力和資源,更重要的是資金。企業募集資金從事海外貿易,以賺取更多財富。企業擁有者是一些大股東,經營者是航海家,僱員是海員,經常是亡命之徒。

航海家面對的挑戰不小,包含國際海盜、地方政府海軍、地方海盜,甚至是對立國家海軍,管理龍蛇混雜的船員更是艱困工作。因此,不管是航海家或是船員都有不錯的待遇。

資本家、航海家、船員都想賺錢,他們雖然對世界貿易有貢獻,但是他們唯利是圖,根本沒有道德觀。他們對中國販售鴉片,在非洲搜捕奴隸,在美洲掠奪原住民,這些企業壞事做盡只為賺錢,賺錢之後資本家和航海家就能在母國改善社會地位,成為受尊敬的人。

資本主義的企業:18世紀的工業革命結合英國的金融革命產生新型態的企業。工業革命之後的企業必須仰賴機器設備和大量的原料,所需資金勝過以往。資本家可能是少數有錢人,也可能是存錢在銀行的富有階級或貴族,此時的經營者不用再向航海家一樣冒著生命危險,更重要的是,不必再任用亡命之徒的海員,而是任用無產階級工人。資本家和經營者牢牢掌握企業,而非依賴有經驗的船員。因此,可以給員工更少。於是形成馬克思所看到的資本家剝削工人的對立世界。

三種企業的貢獻

古老的家族企業是社會分工的一環,和所處社會有深刻的聯結;他們提供服務和技能給其他人,經營者注重信譽,因為往往關乎家族聲譽,並且關於是否可以永續經營。

大航海時代的企業已經顯少道德,而且因為事業地點在海外,所以和社會連結也不深。他們經常為了獲利喪失道德,因為回到母國之後,金錢可以漂白一切。大航海時代的企業對人類還是有貢獻,就是提供世界各地的貿易(交易)服務,讓世界商業得到發展。

工業革命之後的資本主義企業以賺錢為終極目標,極盡所能的破壞環境和壓榨勞工。他們對世界的貢獻是提高生產力。因為這個時期要依賴機器設備提高生產力,資本家們匯集資金購買設備建置生產工廠,使全球產能大幅提升,這是馬克斯也認同的資本主義優點。

企業的變化

對金剛組而言,企業創始人與技術擁有者是同一人,但是他不可能單獨完成工作,所以創建企業,企業的目的是完成任務。他們必須做出讓委託人滿意的傳世之作,至於獲利,是為了維持企業永續經營的必要條件。

在大航海時代,海員願意冒險往海外,是為了改變自己在社會上的經濟地位,投資人投資目的不是為了成就任何事情,而是為了獲取利潤。但是海外冒險並非容易,因此投資人必須給海員足夠的報酬,才有人願意從事航海冒險工作。

在工業革命時代,因為金融革命之故,資本家和經營者通常是不同的人。和大航海時代不同的是,人的重要性降低了,工業革命時代企業的關鍵是資本,以及使用資本購買的機器設備。資本家為獲利而投資,企業只是賺錢的工具,而且不用再給員工太多報酬,因為他們不像大航海時代的海員必須冒著生命危險工作。

馬克思的思想在此一時期產生,企業獲利多數被資本家拿走,工人只能分配到微薄的工資,因此馬克斯認為企業的利益必須被重新分配,甚至無產階級工人必須發動革命。

第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企業和以往世代不同之處在於採用機器設備完成產品,衣服還是衣服,以前是手工縫製,現在是機器大量生產。管理企業的目的是在完成生產,用更低的成本創造同樣的價值。

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電力時代,尤其在二次大戰之後,隨著社會穩定發展,人類產能逐漸擴增,商品也越來越多樣化,光是用更低成本完成商品已經不具有競爭力。企業必須創造更有價值或是具有差異化價值的商品或服務。但是企業的目的並未被改變,依然是以獲利為主要目的。也就是企業的實質行為已經從生產相對於手工的低成本商品變成生產更有價值的商品,只是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並未意識到這個差異。

電子時代帶來第三次工業革命,此時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已經有足夠的資金建立工業產能,因此需要的是更好的商品,而非只是產能。

資本家、經營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古老家族企業時代的資本家、經營者和管理者經常是同一人,他們像金剛組的創始人柳重光一樣擁有技術,以自己的資產作為資金,招募並管理員工完成任務。

大航海時代的資本家只是純投資者,他們可能一夕暴富,也可能血本無歸。經營者必須擁有高強的經驗和能力,一般都有過人的航海技巧和經驗,甚至有打鬥能力,還可能有一批班底,隨他征戰四海。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資本家可能是純投資人也可能是經營者,企業依賴機器設備,但是必須藉由員工操作這些機器設備,因此,管理的課題因應而生。經營者成為高階管理者,並且有許多中階管理者協助管理。管理者必須使用各種方法,包含威脅和利誘,讓員工努力完成工作。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管理角色基本上和第一次工業革命一樣。

管理課題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企業中大力發展,這個時代的管理者不像古老家族企業擁有技能,也不像大航海時代的船長可以在半夜偷偷把船員丟下海,工作技能相對以往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員工努力勤奮工作。在員工供過於求的地方可以威脅,在員工供不應求的地方可以利誘,並且用上心理學領導技巧,讓員工願意更賣命工作。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企業基本上依循第一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經營方式,但是企業成立方式已經和以往大相逕庭。第三次工業革命企業經常是創始人有了好產品或是好點子,找尋資本家投資創業。這樣的企業,經營者和大航海時代的船長一樣,本身必須具有此一產業的能力。但是在企業穩固之後,經營者往往走回第一二次工業革命經營的老路子,透過管理技巧經營企業。

企業的正面價值與社會企業

大航海時代之後的企業本質是唯利是圖,但是大航海時代的企業促進全球貿易,讓東西方世界的貨物可以交流。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的企業惡名昭彰,但是大幅提升全球生產力。企業的存在是必然的,因為生產貨品所需的資本越來越高,必須集眾人資本才能完成,但是怎麼轉變企業成為對人類社會有正面價值,並且如何管理這類的社會企業呢?

如同我在上一篇文章「閱讀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所提,讓人類生活更好的關鍵是提升生產力和分配。社會企業只要去掉唯利是圖的特性,著重在生產力提升,並且讓企業可以擁用合理的分配方式來分配企業利潤給資本家和員工,如此,企業將會擁有很高的正面價值。

社會企業必須重新設定企業目的,不再以獲利為最終目標,而是以創造價值為目的;創造價值的目的包含更有效率的生產產品,以及設計更好的產品以提升人類生活水準。獲利是讓企業可以持續實現目的的必要手段。如同蘋果電腦讓我們有更好用的產品,Google 讓我們有更好的知識獲取管道,Face book 讓我們和朋友有更緊密的聯繫。當企業創造價值,顧客自然會回報以豐富的報償,讓企業可以持續生存。

社會企業的管理者

社會企業的管理者還是可以用以前的管理模式來經營,但顯然不是好方法。因為既然社會企業的目的是為人類社會創造價值,經營者和管理者最好可以成為價值創造者,而非管理別人創造價值。

像賈伯斯自己是產品設計師,貝佐斯是網路系統規畫師,比爾蓋茲是軟體架構設計師,馬斯克是特斯拉的總設計師,賴利·佩吉是程式設計師。這些企業的經營者幾乎都親自從事創造價值的工作,或是規劃創造價值的工作,而非像以往的管理者,多數只從事管理工作。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來臨

二十一世紀的企業邁入第四次工業革命,雖然還是開端,但是已經看得出來經營者和經理人越來越無法避免親自操盤,經營企業所需要的知識更全面也更深,經理人很難只透過管理駕馭與整合企業的任務,必須親自深入瞭解,才能推動企業進展,以及做出正確的決策。

管理還是需要的課題,但是重要性大不如前,而且是在經營者和管理者深入專業之後的加分項;如果無法深入並整合該企業的各項專業領域,管理將無法起作用,甚至變成減分項。

以資本家角度管理的企業,其競爭力將會式微,取而代之的是經營者親自做深度整合與規劃的企業。而經營者深度規劃與整合也是社會企業的必要因素,因此,以社會企業的角度經營企業,可能是企業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最佳選擇。

在〈經營指南,第二版,之九,社會企業新思維〉中有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