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集訓營心得

11月的5天我們一群弟子聘請劉老師到台灣教授意拳,每天朝九晚五天天練武術。

意拳的由來

意拳的創始人王薌齋(1890~1963年)處在一個武術尷尬的時代,那個時代熱兵器已經完全取代冷兵器,武師的功能消失,生計由走鏢、軍事教練、護衛變成教拳維生,武術生態由生死拚搏變成紙上談兵;因此,產生一堆華而不實的武術套路,一方面利於吸引學生,另一方面可以延長授課週期多收學費。王薌齋認為許多練武者已經在套路中迷失,忘記武術最基本的精神,因此將武術的「形」去掉,只留下「意」,稱為意拳。

意拳吸收中國武術各門派的精華,去形存意,並且融合西方武術的科學訓練方式,希望成為科學的武術。1928年王薌齋在上海成立意拳社,1939年在北京實報和新民報上發表公開聲明,歡迎武術界人士駕臨賜教,等於對整個武林下戰帖。之後前來挑戰的武林高手絡繹不絕,全部默默走出去,無人敢張揚。許多來挑戰的高手被打敗後拜入王薌齋門下,還有日本柔道五段、劍道四段的高手澤井健一登門挑戰,也在被王薌齋秒殺之後拜入門下;從此意拳名聲大噪。

王薌齋本來不收外國人,澤井健一幾乎以程門立雪的方式求王薌齋,後來王薌齋雖然教了,澤井卻沒學會,也可能是王薌齋故意留一手。以下附一段澤井健一的原文。「當我在中國工作期間,有幸遇上王薌齋先生。王的身形瘦小而且走起路來有點像隻鴨子。許多人都想跟其學習拳術,但都極難可以成功拜其為師。在沒有辦法之下,只有在王練拳時,在旁觀看和模彷。有幸地,作為一個外國人,我可以向其發問和做出一些在中國人眼中可能被認為是非常無禮的行為。當時已是柔道五段的我,對自己的搏鬥能力有一定程度的自信。當我第一次有機會與王薌齋教量時,我抓緊了王的右手,嘗試出招,但立即被王拋到半空中。我知道出其不意的進攻對王並不有效,於是我試圖去與王纏鬥。我抓住王的左手和王的右衣襟,運用我熟悉的技巧,滿以為第一次進攻失敗了的話,我可以在雙雙倒地時將其緊鎖在地。但一經接觸,我的兩手即時給王完全控制住,而且輕易地給他推開。我經過多次的嘗試,但結果都是一樣。每次我被撞跌出去時,王都是用手在我胸前近心臟處輕輕一拍而我卻感到一種很奇異而驚心動魄的痛楚,好像心要給震碎了一樣。然而我仍不願放棄,我再要求用棍代替劍來比試。雖然王用了枝較短的棍,但他仍可抵擋了我所有的進攻,使我連一分也取不到。比試完畢後,王輕聲地對我說:劍或棍都只是手的延長而已。這次的比試奪去了我所有的自信。我意識到除非我能夠跟隨王學習,我的前途將肯定是漆黑一片。」

台灣知道意拳的人不多,但是既然我們學習內家拳,就不得不正視意拳這個當年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武術。

說好的天下無敵呢?

我在網路上搜尋意拳資料。澤井健一回日本之後創立太氣拳,這派的後進一敗塗地,掌握不了意拳的精神。香港意拳學會的影片也一樣不忍卒睹;還有號稱意拳高手和泰拳選手在擂台對打,被打得鼻青臉腫。傳說中的意拳怎麼了?

內家與外家

中國武術分為內家拳和外家拳;南北方外家拳種很多,代表拳種是少林拳;北方外家拳還有長拳、螳螂拳、彈腿等,以大橋大馬為主。南方外家拳有詠春拳、洪拳等;此外北方還有由外而內的八極拳。外家拳的代表人物是李小龍,李小龍算是外家拳的極致表現;其他有名的港星像是洪金寶是南拳,李連杰是北拳。

外家拳以肌肉力和敵人拚搏,除了肌肉力還有像是擒拿法、摔角,或是以攻擊要害為主,陰、狠、準的螳螂拳,或是以腿法為主的彈腿。這些都依賴肌肉的訓練,更快、更狠、更準、更有力。外家拳的高手依賴體力,因此必須比較年輕,年紀一大功力就會衰退。

全球主要武術都是外家拳;像是可怕的泰拳,把手腳練得如同鋼筋,強打加耐打,十分致命;拳擊則依賴良好的技巧、速度和力量;空手道擅長遠距攻擊;跆拳道以花拳繡腿、應付比賽為主;還有善於纏鬥的摔角,或是重視實戰格鬥的俄羅斯武術。中國外家拳和這些世界主要拳種一樣,都建立在相似的基礎上,因此當中國武林高手遇到這些對手,一樣比體型、比力量、比反應、比速度、比精準、比技巧,誰都不佔便宜,中國外家武術和全世界武術相比並不特別。

外家武術家會隨著年齡衰退,年紀大的選手慢慢只能退為教練,讓位給更快、更準、更有力量的年輕對手。而長年練習外家武術,也容易讓身體受傷。

中國內家拳則在清朝(十九世紀)時被三大高手定義三個主流門派,太極拳楊露禪、八卦掌董海川、形意拳郭雲深。這三人在北京打敗各家高手,之後三人較量,發現彼此武功相當,決定握手言和,定義走鏢局為形意拳、當官的練八卦掌、教學養身是太極拳,井水不犯河水。其他內家拳種因為被打敗了,遂喪失發言權。

內家拳高手的巔峰在55歲,靠的不是肌肉力,而是毫不科學的玄學內勁;因此內家高手有時身材瘦小,但是卻可以打敗眾家高手。1928年王薌齋因為打敗眾家高手,因此定義了中國第四個主流內家拳,意拳。

內家拳的原力:鬆沉勁與渾圓勁

內家拳的原力來自兩種勁,一是鬆沉勁,二是渾圓勁。鬆沉勁顧名思義,身體鬆而沉,力量由下貫至上,只在擊打的一剎那才會以實貫穿。三大內家拳各有練鬆沉勁的方法,太極拳依賴老架、形意拳依賴站三體式、八卦掌依賴走步。鬆沉勁借地的力量,把地的力量灌注在一點,也把對手的力量引到地面,頗具威力。渾圓勁則更玄,是丹田的爆發力,太極拳沒有練渾圓勁的方法,依賴具有鬆沉勁之後自然形成渾圓勁,因此需要很長的時間;形意拳依賴三體式練渾圓勁;我不知道八卦掌如何練就渾圓勁。

內家拳的鬆沉勁和渾圓勁如同外家拳的肌肉力,是練拳的基本功,功夫界有一句話,「練拳不練功,到頭一場空」,內家拳沒有鬆沉勁和渾圓勁就無異於公園體操。

意拳用站樁來練鬆沉勁和渾圓勁,長根的站樁法練鬆沉勁,輕靈的站樁法練渾圓勁;每天二十分鐘,勤站三個月之後就會力大無比。但是不能傻站,傻站的話多久都沒用。王薌齋當年告訴澤井健一要站樁,卻沒跟他說站樁的心法,澤井健一一直無法理解王薌齋為什麼要站樁。

意拳訓練營的第一天就練站樁。

太極老架

越來越瞭解鬆沉勁之後就會重新調整太極老架一路,讓老架可以促進鬆沉勁。前文提及,老架一路的起式必須讓手自然浮起,就是運用鬆沉勁,才能讓手自然浮起。因此,學了意拳的第一天太極就進步了。

我先學太極老架一路,然後學意拳站樁使鬆沉勁得以有長足進展;此時我在想,跟著王薌齋學拳的人多數都有內家拳的功底,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在學習意拳之後對原本所學有突破性的領悟。如果不透過原本所學,要從站樁體會並練就鬆沉勁,是不是很困難呢?我想,這是為什麼用意拳的方法很難學習意拳的第一個原因。

試力與爭力

站樁得到的能量比較像是氣,而非力;要把氣變成力就要依賴試力。試力可以練就爭力,爭力能將鬆沉勁和渾圓力爆發出來。因此,意拳訓練營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練試力。

三體式

三體式是形意拳的母式;形意拳赫赫有名,在清朝以走鏢為主,因此,形意拳重視實戰,如果無法實戰,很快就鏢毀人亡了。但是以現在我在網路上看到形意拳影片中的拳師,在走鏢生涯中絕對活不過一趟鏢。這個原因和我練一年多的形意拳心得一樣,因為無法理解三體式。

這次竟然在練意拳時讓我理解三體式的精隨,動靜態六面爭力,就這樣。

我想,王薌齋一開始就是學習形意拳,意拳的試力和爭力是將形意拳三體式變成幾個動作分開練習,但是之後沒有再用像是三體式這樣的方法整合,是否會造成意拳的爭力反而不易運用呢?

推手

意拳借用了形意和太極的推手,在推手畫圓過程中找尋攻擊機會;意拳訓練營的第四天和第五天學習推手。意拳推手強調守中用中,在守中的過程中找尋機會用中。不同於太極推手重視細微的聽力,意拳更重視攻擊機會,我只要用意拳推手就容易露出破綻,而且較不易瞭解對手意圖。我至今還在想,如何結合意拳和太極推手,才能攻守俱佳。

我想,只學意拳推手並不容易練習聽力。

五天的收穫

現在我終於比較理解為什麼 Youtube 中的意拳影片多數荒腔走板了。

王薌齋一直希望把中國武術科學化,並且用科學解釋中國內家拳;他不知道人類科學其實沒有想像的厲害,對許多事情還無法解釋,而中國內家拳的原理是在現今科學理解之外;也就是說王薌齋希望用科學解釋他自己為什麼這麼厲害;事實卻是,他的功夫根本是玄學,是科學尚無法解釋的。這個誤解使得意拳的訓練方法更難以訓練出意拳大師,因為很難用科學訓練方法訓練出玄學武功大師。

這五天的收穫很大,更知道如何用太極老架一路練鬆沉勁,更知道如何用輕靈的站樁練渾圓勁,更知道如何在推手中守中用中;最重要的,理解了江湖不傳之秘的形意拳三體式,並且用三體式訓練動靜態六面爭力;說真的,學會三體式當下的心情是,這個我永遠不要教別人,我真是心胸狹窄。

我們還沒把意拳學完,期待下次繼續學習這個傳說中天下無敵的中國武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