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與愚

前文提到的善與惡是針對人與人的互動,這一篇的智與愚則是針對自己。

棉花糖效應

1970年代,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帶領學生在史丹佛大學的附設幼稚園進行一個測試。他們讓接受測試的孩子單獨留在房間內,給他一塊棉花糖,告訴他:我會離開15分鐘,如果這段期間你沒有把棉花糖吃掉,那我就再給你一塊,結果是只有30%的孩子堅持了15分鐘。米歇爾教授之後持續追蹤這群受試者,發現驚人的結果:當初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無論是學業、經濟、健康、甚至人際關係的成就都比較高。2009年 Joachim de Posada 在哥倫比亞重現棉花糖實驗,也是大約三分之二的孩子在15分鐘內吃掉棉花糖。

第一個維度:短期報償

智與愚的第一個維度和棉花糖效應有關,就是報償。有人說,要害一個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買一台 iPad 給他。這當然不是事實,但是這的確會養成孩子依賴短期報償,而太多的短期報償讓孩子不容易建立長期報償的習慣。很不幸的,現在社會短期很多。前一段提到的 iPad 上的諸多遊戲、Facebook 上的讚、漫威的電影、Netflix 的影集、台南的美食等等都是短期報償。短期報償不是錯誤的事,但是生活如果太依賴短期報償會讓自己無法累積知識、累積社會層級向上發展的資源,使自己的人生一直停留在現在的社會層級。

適度抑制短期報償是智,沉溺在短期報償則是愚。

第二個維度:價值

對人類而言,價值和報償一樣重要,價值影響人類的非生理報償,建立價值的建立主要是受到他人的影響。從以前就有許多匪夷所思的價值出現,像是集郵、收集石頭、收集奇木,或是最近的露營熱等。這些行為不會產生生理報償、不會影發和深化更多的共鳴、不會對長期報償有幫助,那麼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只是因為受到他人影響。而這些他人很多根本是拿錢為人宣傳的部落客,也就是這些價值建立根本是受人影響,甚至有可能是受商務操作的影響。

第三個維度:探索知識

探索知識這個維度和善惡一樣。錯誤的知識讓人認知錯誤的因果關係,人們想要做一些對自己好的事情,卻因為錯誤的因果關係,反而讓自己陷入不好的狀況。最常看的案例像是宮廟信仰,人們以為虔誠的膜拜對自己的家人和自己有好的影響,事實卻並非如此。三大宗教也是相同的狀況。

知易行難

我很清楚可樂的高果糖漿會助長癌細胞,還會讓身體脂質代謝異常,增加痛風、脂肪肝的風險,但是在美食當前時,還是會情不自禁的搭配一瓶可樂。我清楚知道對成人而言晚餐幾乎是毫無益處,但是晚上還是經常大快朵頤一番。我很清楚漫威或是 DC 拍的多數是腦殘電影,但是依然會開心帶這孩子去戲院觀賞。人類,包含我,多數無法抗拒充滿誘惑的短期報償。

智與愚

所謂的智,是做長期對自己有益的活動。問題是,什麼是「長期」?5年、10年、百年或是千年、數千年,這端賴個人觀點。越是深究知識的人,定義的時間會越長。至於什麼是「有益」,恐怕也是見仁見智的觀點。

最基本的原則是,行為與目標背離,就是標準的愚行。例如想要身體健康卻喝很多可樂,想要家人平安卻去寺廟拜拜,想要小孩有知識卻去讀經。

但有時問題是,因為知識不足,連設立的目標都是錯誤的。例如有人的目標是賺很多錢,這就像在倉庫囤積自己絕對吃不完的穀物。有人會說,用不完的錢就留給子女。問題是,這樣對子女通常也沒有太多好處。

善惡智愚

善惡智愚讓我們能評斷,評斷一件事、評斷一個人。或許我們不該評斷他人,可是卻經常必須評斷他人,評斷他人才能讓我們知道該不該向一個人學習,或是在政治上支持一個人。

這兩篇文章是一個開始,除了讓我們可以更清晰瞭解一個人,也幫我們可以更瞭解歷史,幫我們解讀一個國家政權的優劣等。或許也讓我們更認清自己,讓我們從惡愚得以轉向善智。

在〈智與愚〉中有 1 則留言

  1. 綿花糖實驗有一個變異版,實驗人員第一次在15分鐘後對小孩說對不起剛才搞錯了没有多一顆綿花糖。之後再對這些小孩再做一次實驗,此次立即吃掉綿花糖的比例上升了。 依據這個結果研究人員,指出不同初始環境下人有慢策略與快策略之分,家庭比較富裕的傾向走慢策略,貧窮家庭的小孩傾向快策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