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前的奇幻手札,之十一,哲學的用途

這是我的第一篇長篇連載奇幻小說,以紀念即將到來的52歲;讀者請從第一篇看起。

兒子的疑惑

兒子問我,關於通識課程選修哲學概論這件事,我有什麼建議嗎?我告訴兒子,先問問以前上過的學長,課程內容是什麼。兒子說問過了。我問,課程內容是哲學工具或是哲學本質。哲學工具是指邏輯學和語言學,哲學本質是探索生命的意義,以及選擇生活方式和行為。

兒子說都不是這些內容,而是對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是以討論和辯證為主的課程。

我的直接反應是,見鬼!

我上網查詢一些台灣哲學教授的相關著作和演講,才知道,真的很見鬼。

哲學家們

Kierkegaard齊克果

齊克果(1813-55)在1936年的作品「日記」上這麼寫:「我真正缺乏的是在心中清楚我要做什麼…重點是找個對我正確的真理,找到我可以依據生活到死的觀念。」

330px-Kapitolinischer_Pythagoras_adjusted畢達哥拉斯

哲學的本質就像齊克果說的,要找到可以做為生活依據的觀念。畢達哥拉斯(570-495BCE)相信人類有靈魂並且會輪迴轉世,所以他吃素,以避免吃到先前或是未來親友的靈魂。畢達哥拉斯對轉世的認知影響現在行為,這就是哲學的本質。

375px-Blaise_Pascal_Versailles帕斯卡

歷史上的哲學家也不斷的探索神是否存在,因為這影響到行為的選擇。法國哲學家帕斯卡(1623-1662)的論調最為務實,他認為,如果上帝存在,我們相信就有很大收穫,不信有很大損失;如果上帝不存在,我們相信也不會有損失,不信也不會有收穫。所以,根據邏輯的最佳選擇是,最好相信上帝存在。帕斯卡之外,其他哲學家也對上帝是否存在提出論述的觀點,只是一直沒有人可以得到大家的認同。到了18世紀蘇格蘭哲學家大衛·休謨(1711-76)終於提出大家不敢提出的問題,上帝已死或是從未存在。到19世紀,無神論已經變成哲學家和科學家的主流思想,所以馬克思(1818-83)才能提出他著名的宗教觀:「宗教是被壓迫者的嘆息,無情世界的良心,悲慘狀況下的靈魂。它是群眾的鴉片。」好個群眾的心理鴉片,徹底否定上的的存在。佛洛伊德(1856-1939)也抱持類似的觀點,認為上帝是人類發明的。

Painting_of_David_Hume大衛休謨

Karl_Marx_001馬克思

330px-Plato_Pio-Clemetino_Inv305柏拉圖

柏拉圖(427-347BCE)很早就提出人類包含身心靈三部分,靈魂是宇宙存在的一部份而且不朽,當我們活著,靈魂和心智一起困在身體裡。心智渴望理想形式的知識,但是身體總是被世俗的感官愉悅吸引。靈魂的工作是引導身體和心智合作完成人類的任務。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384-322BCE)進一步提出,靈魂有不同階級,但是他並不同意柏拉圖的觀點,亞里斯多德認為人類死後靈魂也會消失。伊比鳩魯(341-270BCE)更進一步闡述,靈魂是由微小粒子構成的物理實體,這個物理實體在身體中運動。這三個希臘哲學家的想法和現代哲學家的觀點截然不同,法國現象學哲學家莫里斯·梅洛—龐帝(1908-61)所說的代表了20世紀之後哲學家的觀點:「我就是我的身體。」

330px-Aristotle_Altemps_Inv8575亞里斯多德

Maurice_Merleau-Ponty莫里斯·梅洛—龐帝

Sartre_1967_crop沙特

既然上帝的存在已經被科學界和哲學界否決,存在主義的出現就不讓人詫異了。海德格(1889-1976)認為人類面對終將一死的死亡確定性,所以人類必須選擇在有限的生命時間要做什麼事。沙特(1905-1980)的「存在先於本質」,則主張人類透過選擇行為決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卡謬(1913-1960)在薛西佛斯神話中寫道:「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就是要不要自殺。」當我們確認不自殺的理由,同時確認生存的意義和生存的方式,並且定義甚麼是有意義的行為。這時的哲學議題不再思考上帝,而是思考我們該如何選擇自己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330px-Albert_Camus,_gagnant_de_prix_Nobel,_portrait_en_buste,_posé_au_bureau,_faisant_face_à_gauche,_cigarette_de_tabagisme卡謬

哲學與人生

我的朋友A是個不思考的年輕人,有一天一群人談到哲學問題,A說,我從來不思考哲學,那是什麼鬼東西,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關哲學屁事!我認真看看A的靈魂,告訴他,我絕對不會強求上輩子是豬的人思考哲學,你可以多輪迴幾次為人後再思考哲學問題。不過也不一定有必要,因為你根本不思考,所以下輩子當豬的機會還是比當人的機會大,所以也不用思考哲學問題了。

我的朋友B是阿里斯提普斯(435-356BCE)的信徒,享樂主義者,B喜歡電玩、性和美食。B說,人生苦短,當然要在有生之年追求享樂。我只能認同我的朋友柏拉圖所說,有時,心智會被困在大腦邊緣系統,像歐茲Olds和米納爾Milner的老鼠(1954年的研究),最終爽死。但是釋迦牟尼可不喜歡這種死法,釋迦牟尼主張B將會陷入六道輪迴,不過這必須加上亞里斯多德的觀點,B在爽死以後靈魂會往六道的低階沉淪,而非往高階提升。如果柏拉圖是對的,靈魂不滅,不滅又在低階持續輪迴,永劫回歸,這可不是令人愉快的狀況。當年,柏拉圖還是該勸勸阿里斯提普斯,享樂可以,過度享樂會帶來悲劇。

我的朋友C喜歡爬山、露營、騎單車、打高爾夫球、桌遊、熱氣球、攝影、出國旅遊……,只要台灣社會流行的,他絕對不會沒跟上。C說,人生就是要和朋友一起追求不同的經驗,體驗人生。有一次,C剛剛從義大利回來,我問他,威尼斯如何,C說,很漂亮。我再問,什麼讓你感到漂亮。B說,什麼都漂亮。我不死心再問,威尼斯對你人生有什麼意義。C說,就是我去過的漂亮地方之一。我再問,所以呢?所以就是漂亮。算我沒問。從眾的人生不深刻,深刻是指大腦中連結反應的強度。基本上,我認為C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個被社會次文化團體影響的從眾傀儡。

我的朋友D-Z都是企業家,他們每天思索企業的難題,希望創造卓越的營運績效。D-Z們認為,哲學是虛的,企業經營才是實在的。他們總是在想,經營企業的策略是什麼、該降價嗎、要專注在細節嗎、要併購同業嗎、要建置新產能嗎、該開發什麼新產品、該交棒嗎、該培養接班人嗎….。哲學能給企業經營答案嗎?

答案是,可以,而且非常可以,只是D-Z的朋友們沒研究哲學而錯失答案。

哲學的用途

哲學是生活的指引,指引一個人該用什麼方式活下去、該如何和他人相處、該如何經營企業、該學習什麼、該吃什麼、該穿什麼、該從事什麼工作等。麻煩的是,之前沒有人有比較完整的答案,因為必須理解生命的本質,才能有好的哲學解答,而生命的本質正是我在最後這四年所追尋的真相。

所以,基於事實真相的哲學人生指南是什麼呢?

<待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